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

弓箭御書

 胸懷信受妙法的喜悅

展開明朗、勝利的前進



《本 文》
我等作佛無疑,何歎之有?生作為皇妃,又如何?生於天上,又有何益!繼龍女之跡,得入摩訶波舍波提比丘尼之列矣。悅哉、悅哉!南無妙法蓮華經、南無妙法蓮華經,須為唱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《白話文》
想到我們毫無疑問地一定能成佛,怎麼會有哀嘆呢?出生為王妃,又是怎樣呢?生在天上,又有什麼好處?您一定能追隨龍女的足跡,能進入摩訶波舍波提比丘尼的行列。真是歡喜、真是歡喜啊!請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、南無妙法蓮華經。
(御書文白並列本Ⅱ,295頁)

【背景大意】
本篇御書是日蓮大聖人於1276年3月,寫給住在下總國(今日本千葉縣北部)女性門下弟子富木女居士的一封信。

富木女居士的丈夫富木常忍抱著亡母的遺骨,前往身延拜訪大聖人,並向大聖人報告母親臨終時的樣相與家族近況。大聖人書寫本篇御書,託常忍帶回給富木女居士。

大聖人鼓勵富木女居士,大聖人一門絕對可以成佛無疑,因此女居士無須為了自己患病而嘆息,反而要更加勤勵信心。

大聖人一心想掃去富木女居士心中的不安及奪眶而出的淚水,文中充滿大聖人撼動生命的慈愛。

【解說】
細心關懷 溫馨鼓勵

本篇御書執筆當時,對長年患有痼疾的富木女居士來說,讓丈夫千里迢迢從下總國遠赴身延探望大聖人,其不安想必是難以言喻的。

大聖人彷彿察覺其心思,不僅慰勉女居士的功績,甚至說:「今天見到富木大人,感覺就像見到女居士一樣。」

此外,在信中還寫了其夫富木常忍吐露由衷感謝女居士照護婆婆的心情。這應該是大聖人察覺常忍平日並未向妻子表達謝意,而代為轉達此事;並可看出大聖人希望藉此,增進他們夫妻倆的感情。接著,感同身受地一再勉勵因病所苦的女居士:「法華經行者不會敗給病魔,所以不必悲嘆。」

大聖人不只對常忍,甚至對並未一同前往的夫人都給予悉心關懷。相信接獲這封溫暖勉勵信函的富木女居士必定是感到無比安心,深受鼓舞。之後,女居士得以貫徹純摯信心,並度過長壽人生。

深刻理解對方煩惱的「同苦」;貫徹信心,必能成佛的「確信」;讓對方由衷產生希望的「慈愛」——脈動這三種精神的「鼓勵」會成為泉源,讓深感痛苦的人產生積極活下去的力量。

女人成佛之道

大聖人在本篇御書鼓勵唱奉妙法的女居士,一定能追隨「龍女」的足跡,進入「摩訶波舍波提比丘尼」的行列,必得成佛無疑。

龍女是〈法華經‧提婆達多品第十二〉所述的龍王之女。因聽聞文殊師利菩薩說《法華經》而發心,在《法華經》說法會座上,顯現即身成佛的姿態。過去爾前諸經時,女人不被允許成佛,但在法華經,則開闢了女人成佛之道。

此外,摩訶波舍波提比丘尼是養育釋尊長大的姨媽。她在釋尊之父淨飯王逝世後出家,是佛教史上第一位比丘尼(出家女性),領導比丘尼,十分活躍。在〈法華經‧勸持品第十三〉,獲得釋尊保證未來能成佛,授記為「一切眾生喜見如來」(受到所有人仰慕的佛)。

龍女與摩訶波舍波提比丘尼,都是在《法華經》裡,開闢全人類幸福之道的女性「先驅」。

從這段御文可以瞭解到,大聖人藉此鼓勵為病所苦的女居士,教導「妳本身的勝利姿態,就會成為眾人仰尊的希望」此偉大使命。

聖訓有云:「此一人為範,一切眾生平等者如是。」(御書590頁)「一個人」的勝利將打開眾人的勝利。讓我們在與師共同奮力廣布,不斷戰勝苦難的過程中,爽朗地寫下「我的人間革命」勝利劇,擴展希望與勇氣的網絡吧!

池田SGI會長指導
《御書》指出:「一切法皆是佛法也。」(御書589頁)離開一切繁雜煩惱糾葛的現實生活,就沒有「人間革命」,也沒有「一生成佛」。

有時,或許會發牢騷說:「為什麼總是我……。」然而,只有迎向各種考驗,一邊祈求一邊奮鬥中,才能發揮出佛的力量。淤泥愈深,愈能綻放出美麗的幸福勝利大花朵,這就是「如蓮華在水」的妙法。(中略)因此,不管遇到任何事,一切都向御本尊祈求,不必一喜一憂,平靜地徹底唱題,路一定會打開的。
(隨筆我們的勝利大道)



大聖人不但對眼前的人給予最大鼓勵,也絕對不會忽視在背後或從旁支援的人,一定會溫暖慈祥地予以關注。(中略)

所謂佛法的人本主義,具體是指什麼?相信終究就是指這種「細心的關懷」、「溫馨的鼓勵」。

時值人際關係日漸淡薄的時代,我確信透過這種「鼓勵的藝術」,打造一個珍惜每一個人、捍衛生命尊嚴、溫馨的人間共和社會,才是廣宣流布的大前進。(《學習勝利的經典 御書》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