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勤行、唱题就是回向给故人
佛法将成佛的境地比喻为「对岸」或「彼岸」,将充满贪瞋痴三毒的迷惘、烦恼世界称为「此岸」。从此岸到彼岸,就是佛道修行。
《法华经》以前的经典主张,必须「历劫修行」才能前往彼岸。
日莲佛法则阐明,只要面对御本尊勤励信心,在这一生中就能开启佛界境涯。
我们只要唱奉法华经真髓的「南无妙法莲华经」,走在妙法流布的道路,就能在今世到达「彼岸」。
大圣人门下曾谷教信,向大圣人报告说,每天早上读诵自我偈,以回向亡父。大圣人称赞他是「真实之孝养」(御书文白并列本II,141页)。对已故者、祖先的回向,不需要局限于特定的日子。
池田SGI会长说:「每天的勤行唱题及学会活动,就是最佳追善回向的机会。」
创价会员在每日早晚勤行中,观念文有:「为代代祖先及去世会员、友人追善供养」之祈念,必定会进行追善回向。
诚如大圣人说示:「自身未成佛,欲救父母尚难,何况救他人耶」(御书1504页),追善回向的本质,就是我们自己本身信奉御本尊,勤励于信心。
信心的功德: 使故人即身成佛
妙法是贯通十界、三千世间,贯穿生死,真正普遍而永恒不朽的法则,具有难以估计的大功德力。
大圣人断言:「今、日莲等类,访圣灵时,读诵法华经,唱奉南无妙法莲华经,题目之光,照至无间,令即身成佛。」(御书743-744页)题目的功德,可以照耀到痛苦不堪的地狱生命深处,使人即身成佛。因此,只要勤励于实践法华经的信心,所获得的功德一定会成为已故亲人的最高追善。
关键就在于唱诵题目者的「信心」,追善回向的本义,就是将自己认真修行得到的功德「回向」给故人。
户田先生经常说:「日夜为广宣流布奋斗的孩子,其信心的功德一定可以使父母成佛。」
就让我们贯彻为广布奋斗的一生,累积无量福德,为故人送上最高的追善回向。
佛法将成佛的境地比喻为「对岸」或「彼岸」,将充满贪瞋痴三毒的迷惘、烦恼世界称为「此岸」。从此岸到彼岸,就是佛道修行。
《法华经》以前的经典主张,必须「历劫修行」才能前往彼岸。
日莲佛法则阐明,只要面对御本尊勤励信心,在这一生中就能开启佛界境涯。
我们只要唱奉法华经真髓的「南无妙法莲华经」,走在妙法流布的道路,就能在今世到达「彼岸」。
大圣人门下曾谷教信,向大圣人报告说,每天早上读诵自我偈,以回向亡父。大圣人称赞他是「真实之孝养」(御书文白并列本II,141页)。对已故者、祖先的回向,不需要局限于特定的日子。
池田SGI会长说:「每天的勤行唱题及学会活动,就是最佳追善回向的机会。」
创价会员在每日早晚勤行中,观念文有:「为代代祖先及去世会员、友人追善供养」之祈念,必定会进行追善回向。
诚如大圣人说示:「自身未成佛,欲救父母尚难,何况救他人耶」(御书1504页),追善回向的本质,就是我们自己本身信奉御本尊,勤励于信心。
信心的功德: 使故人即身成佛
妙法是贯通十界、三千世间,贯穿生死,真正普遍而永恒不朽的法则,具有难以估计的大功德力。
大圣人断言:「今、日莲等类,访圣灵时,读诵法华经,唱奉南无妙法莲华经,题目之光,照至无间,令即身成佛。」(御书743-744页)题目的功德,可以照耀到痛苦不堪的地狱生命深处,使人即身成佛。因此,只要勤励于实践法华经的信心,所获得的功德一定会成为已故亲人的最高追善。
关键就在于唱诵题目者的「信心」,追善回向的本义,就是将自己认真修行得到的功德「回向」给故人。
户田先生经常说:「日夜为广宣流布奋斗的孩子,其信心的功德一定可以使父母成佛。」
就让我们贯彻为广布奋斗的一生,累积无量福德,为故人送上最高的追善回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